深圳零废弃 | 无毒先锋

回顾|化学品安全事故应对与污染场地治理培训会

2019-09-28

导读

还记得8月12号咱们的伟大会议第一弹吗?那第二弹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2019年8月13日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以下简称为“无毒先锋”)、合肥深蓝环境保护行动中心(以下简称为“绿满江淮”)在黄山共同主办了化学品安全事故应对与污染场地治理培训会:

陈会明老师:国际及欧盟化学品管理政策概述

陈老师在分享

第一个做分享的是陈会明老师,他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化学品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员。陈老师分享的主题为“国际及欧盟化学品管理政策概述”

陈老师首先说明了自己是从宏观的视角切入,介绍国际及欧盟的化学品管理政策,然后会简单谈谈我国的情况。关于这样讲的原因,陈老师说是因为欧盟的化学品管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做得是最好的,可以给我国提供有力的借鉴。

当谈及我国现在越发关注化学品管理的原因时,陈老师总结了三点:

化学品的数量巨大,增长速度快,工业产值占比大,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品是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本因素之一
我国在环境健康领域对化学品的立法还是空白

接着,陈老师讲到国际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是化学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现之一就是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陈老师简要介绍了GHS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危险分类和类别、标签、安全数据表。

然后,陈老师介绍了欧盟化学品管理机构以及组织架构、化学品管理主要制度、大致历程。指出欧盟在第二阶段(1967-2001年)做的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包装和标签,可以对应我国现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分析得出我国的化学品管理要比欧洲整整晚了20年。

之后,陈老师介绍了标志着欧盟化学品安全管理进入新阶段的REACH法规。重点讲解了该法规的主要内容,即注册、评估、授权、限制四个方面。

最后,陈老师指出化学品安全管理是我们的国家目标。而且再次强调我国还未在化学品环境健康领域立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改善。

在问答环节,针对毛达提出的“中国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与REACH法规的相似点是什么?又有什么差距?”这一问题,陈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1.相似点:都把现有化学物质纳入进来了。

2.差距:中国目前在化学品管理方面,可能会受到工业界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多时候必须做出一些让步。比如本应由企业承担的例如风险评价等义务,国家把它承担过来了。

曲睿晶老师: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

曲老师在分享

陈老师分享结束后,中关村绿创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决策委员会主任曲睿晶老师带来了主题为“高效的安全、环保、系统工程优化措施”的分享。

曲老师首先从3起重大的化工安全事故讲起,即青岛“11.22”特大事故(2013)、“8.12”天津港特大爆炸(2015年)、“3.21”响水化工园区爆炸(2019年),简要介绍了事故概况及原因。然后又说明了防范和遏制突发环境事件的理论支撑,即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则。

接下来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1.提升化工园区安全水平的优化措施
2.提高化工园区环境保护水平的优化措施

在第一部分里,曲老师指出现阶段化工园区在安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如下三条优化措施的建议:
1.对规划阶段或建设初期的化工园区,开展园区安全规划工作;对形成一定规模的化工园区,开展园区的安全风险评价工作(安全风险分为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
2.成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机构
曲老师强调一定要让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来做安全监督的工作。这个第三方指的是专业公司或NGO。
3.构建整体的安全风险防控意识

在第二部分里,曲老师指出了现阶段化工园区在环保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如下三条优化措施的建议:
1.对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优化提升
污水处理的具体优化措施有6种,分别为科学确定污水处理规模、合理确定进水水质、充分优化污水处理流程、安全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推进园区中水回用&零排放、加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管理。
2.建立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3.化工园区配套建设危废处置装置

张飞老师:从企业的角度谈化学品安全事故

张飞老师在分享

曲老师的分享之后是张飞老师的分享。张飞老师是注册工业卫生师(CIH)、注册安全工程师(CSE),曾工作于杜邦、3M等跨国公司。他带来了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分享。

张老师首先强调作为企业,对概念的准确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先从化学品和事故的定义开始讲起。在化学品的定义下,张老师也重点讲到企业高度关注的危险化学品和有危险性的化学品的定义。然后明确了事故是事件的一类,并重点介绍了化学品事故的定义、后果、类型。指出火灾、爆炸是化学品事故的常见类型。之后张老师也介绍了国内事故等级以及环境污染事故等级。

接下来,张老师给出了2016-2019化学品事故统计的数据,并指出泄露的事故数量是最多的。在事故版块分布方面,存储和运输占比是最大的。

之后,张老师举了两个化学品事故的例子,分别是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和中石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闪爆事故。张老师对这两个事故的前因后果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告诉大家类似化学品事故的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就是企业自身。那么企业要想避免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自己的合规性,确保合规性的关键点在于企业的管理层要对安全负责。

在问答环节,主持人问道:“企业应该如何避免非常规作业时发生的事故呢?”

面对这一问题,张老师给出了如下的回答:
可以采取工程控制和行政控制的手段加以防范。工程控制比如,我要爬到一个罐子顶上,进行维修作业,但是罐顶上又没有护栏,那我应该识别出这个可能致死的风险。为了防范风险,我可以在地上做个护栏;行政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在作业前必须要通过相关作业许可证的要求。

杨晶老师:突发环境事故与应急处置

杨晶老师在分享

张飞老师之后是杨晶老师的分享。杨老师是独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顾问。这次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思,带来了主题为“突发环境事故与应急处置”的分享。

杨老师首先介绍了环境应急预案的概念,环境风险识别与应急预案。她强调要根据不同化学品的特性,找到正确的应急处置方法,再配备相关的应急物资、人员,应急效果才会更好。接着,杨老师指出重大危险源辩识的问题,她强调所有的重大危险源都要在安监那里备案。

然后,杨老师谈到目前国内化工企业在事故预测方面普遍做得不好。努力的方向是,要分析事故扩散途径,预测最大可信事故及概率,进行事故源强估算及事故后果预测,计算最大危害半径。这样的话事故应急处置方法才会更优,应急处置能力才会更强。

接着,杨老师说到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防控措施要想提高有效性,首先要重视选址、总图布置、建筑安全防范措施,然后是应急报警(包括火、气、阀), 还要做好三级防控,更应重视联动(包括事故池、应急设施和人员、求援)。杨老师尤其强调了联动的重要性。

另外,要想提高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应急预案和演习(包括警戒疏散、急救、逃生)、应急物资的充足、专业能力高的应急人员。杨老师在这里指出很多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存在抄袭的现象,应急人员的专业能力也不行。

然后,杨老师开始讲安全生产事故与环境污染风险。这里介绍了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发生的安全生产责任爆炸事故。杨老师认为该案例在有效收集事故废水方面做得很好。

接着,杨老师介绍了园区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及应急设施。她认为在重大的化学品事故中,单凭企业自身是完全没有能力来应付类似于爆炸等事故的,所以企业所在园区的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和应急设施尤为重要。那么在考量园区的应急能力时,以下因素是值得关注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场、污水处理厂、雨水截流设施、地表径流水质监测、地下水水质监测、废气处置设施、土壤及沉积物质、卫生防护距离等。杨老师指出目前园区在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基本上所有园区的污水都排到了园区污水处理厂,企业只需交污水处置费即可,这就导致了如果污水出现问题,很难找到真正的责任主体。

之后,杨老师提到社会关注区应急撤离、疏散计划。这里就包括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居民的知情权与参与度。杨老师说没有见过园区附近居民参加的紧急演习,这是亟待改善的问题。

最后,杨老师再次强调安全生产是与企业利益有密切关联的;还有应急一定是有用的,最大的作用是不让事故有机会变成更大的事故。

集体讨论:干预案例时所面临的困难

杨老师的分享结束后,会议进入到了集体讨论的环节,主题为“干预案例时所面临的困难”。

吴珍在分享

首先,福建省绿行者环境保护公益中心的吴珍分享了某塑料化工园区化学品管理案例。吴珍说该园区是早期建设的,建设时没有做过环境规划。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依旧存活了将近20年。目前主要面临如下五大挑战:

1.罐区地面下沉严重,存在极大风险
2.企业化学品管理不到位
3.企业缺少安全防护意识
4.危险废物(含有易燃物质)处置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厂内暂存管理
5.企业应急设备配备不足

吴珍介绍完后,大家谈到这个案例的核心是安全问题,还有职业健康问题,根本上都是企业内部管理出了差错。而且该化工园区在违法的情况下依然存活了这么长时间,是有现实合理性的,反映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给问题案例开绿灯的情况。也有人认为该问题案例在企业的自主责任方面,以及政府监管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更严重的是,该地在没有安评、环评的情况下,仍在进行二期园区的扩建。

在大家讨论完后,主持人说“历史遗留”的原因(早期建设的,没有环评安评等保障)、地方为追求GDP而冲动行事的原因都是目前化工园区各种问题的根源。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有NGO分享一下介入化工园区并促进其健康发展的经验。

绿石环境教育服务中心的李春华做了回答。她说他们看到的大量化工园区,都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而且有一部分是没有主动性去整改的。面对这些化工园区,一定要用诉讼等方法先让他们停下来。

文曦在分享

接下来,源头爱好者的陈文曦分享了自己去河北盛华化工爆炸案的现场调查的经历。他遇到的问题如下:

1.地 方 *部门统一口径,逃避回应涉事企业环境监管信息
2.NGO做不到及时应急,也很难搭建预防、监督、参与机制
3.事后定“安全”,事前轻“环保”,但“安全”与“环保”有因果关系
4.NGO对应急管理工作知之甚少,只知“环境保护”,缺少“安全管理”知识
5.只把环境受害者当成信息获取方,在环境健康、公众健康等方面的后续行动少

杨晶老师做了补充建议大家应该提高安全知识和个人防护的意识。然后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多去关注安全部门。而且强调化工园区的工人也是重要的关注对象,从他们那里应该可以获得很多安全信息,通过安全信息又可以间接获得环保信息。

杨老师发言完后,上午的会议结束了。大家午休之后,下午的会议于两点开始。

张登高:中国污染地块治理难题

登高在分享

绿满江淮的张登高带来了主题为“中国污染地块治理难题”的分享。登高首先介绍了污染地块的定义,然后梳理了我国污染地块的监管过程,他对其中的“2020 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这一目标信心不足。在说明污染地块监管机制时,登高指出治理责任背后的主次关系没有划分清楚。

接着,登高对省会城市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以省会城市为对象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信息公开做得相对更好。在分析污染地块污染特征时,登高指出化工和钢铁所占的比重最大,并且重金属是污染物类别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在分析城市污染地块规划用途时,登高指出大部分都是用作商住用地的开发。

接着,登高分析了污染地块治理目前存在的不足。

1.污染地块的修复治理存在“赶工期”的问题
2.“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污染地块开发中很难实施,大部分的承担责任在政府。而且随着该地块的商品价值转移,最后都由社会公众来买单了
3.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信息不透明,缺乏公众参与

最后,登高总结了国内外污染地块治理经验以及启示。先介绍了重庆市工业污染地块监管经验,指出他们有明确的开发监管流程,环保部门的“前置审批”监管做得也很好,而且土壤环境审核贯穿土地开发的主要环节。另外,登高指出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相关的一些法律认定污染地块责任方的明确流程,以及对污染地块治理中公众参与的规定。

登高的分享结束后,进入到了专家点评的环节。张飞老师说国内的大部分化工企业,在它搬迁时都不会去做土壤的评估和监测。对于这个问题,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立法将这一块提高到像环评一样的高度。杨晶老师则对登高所说的安徽80%的污染地块都是政府兜底一事,感到很诧异。杨老师还说在污染这一块,地下水和土壤目前的关注度还很低,亟待提高。

集体讨论:场地修复中难以推进的点

之后进入了集体讨论的环节,主题是“场地修复中难以推进的点”。分四组讨论,各组对归纳内容进行排序并总结产出,最后每个人在四组的总产出中选择3个自己觉得最重要的点。经统计,大家普遍认为场地修复中难以推进的是:

从污染场地本身及相关责任主体的问题来看

1.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持久性的特点
2.污染场地修复的验收不规范
3.存在因评估不全面,导致污染场地的边界界定不准确的情况
4.治理难度大,修复技术不成熟

从NGO自身来看

1.很难监督污染场地的修复过程
2.难以获取重要信息,例如土壤污染评估报告
3.NGO自身的相关知识不足
4.监测费用高,尤其当修复时间很长时,投入很多,但产出比却不高
5.因信息不公开、位置偏远等因素,很难找到污染场地
6.很难确定污染场地的责任主体

会议的最后,毛达带领大家讨论了关于公开征求《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的意见,会议于下午5点结束。

本次会议中,上午专家们的分享让我们对国际化学品政策、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企业对化学品安全事故的见解、化工事故中的应急处置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干预案例时面临的困难,我们对困难的解决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下午登高的分享让大家从宏观上对中国的污染地块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讨论梳理了场地修复的难点……虽然这些难点不是我们现在能够解决的,但我们相信在习大大主推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只要我们不回避问题,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


鸣谢

感谢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对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无毒先锋)化学品安全民间合作网络建设项目的支持  。

支持我们哦!